很多重要零部件的加工需要依靠数控机床,其精密度通常要求达到毫米、微米,甚至是纳米级别,仅凭人类肉眼判断无法达到其精密级别,这就需要借助计算机,和机床联合,实现数字化控制,才能实现发动机转轴、高铁轴承和飞机扇轮等的精密加工。
但是在数控机床技术领域,西方国家拥有的技术,其中德国数控机床,拥有的发言权,日本数控机床技术则为后起之秀,德、日两国甚至曾一度垄断数控机床市场。在意识到我国技术薄弱后,中国决定发力自研国产数控机床,近些年来成效显著并取得多项创新成果,例如我国华中科技大学张海鸥教授成果研发让美国都羡慕不已的打印数控机床。
我这里把工装夹具及测量技术单列一条是因为:它对零件加工质量起到与机床精度一样重要的作用,是体现工艺人员水平的标志之一。整个工艺系统:机床精度是机床生产厂的,刀具及切削参数是刀具商提供的,一般问题都不大,只有工装夹具是工艺人员针对具体零件设计的,大凡上数控机床的零件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因而往往会出现难于预料的问题。从事数控机床用户零件切削调试,不需整改的夹具很少。
调试时,首件零件加工不合格,一半以上原因是由于夹具的定位、夹压点、夹紧力不合理引起的。夹具方面的原因分析难度在于只能定性,很难定量。如对夹具设计、零件装夹没有经验的话,那困难就大了。在这方面的学习,建议向做精密坐标镗床的技师们请教。
2010年,邦鼐机电落户池州高新区,创立以来坚持技术、市场双导向,瞄准进口替代市场,研发了具备替代进口的多个规格型号的滚珠丝杠副,应用于数控机床、自动化设备、精密磨床等领域,销往广东、浙江等16个省市区。2016年胡建东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
对于当前我国数控机床“大而不强,缺乏”的产业现状,尤其是制造业融资渠道变窄,融资成本逐渐上升,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机床工业,一旦资金链断裂,会对企业生产和后续研发造成严重影响。
“技术有了、客户有了,就是无法扩大规模量产,这是目前大的困境。”胡建东无奈地说道,“机床制造利润偏低,且从投资到获得回报周期漫长,短期内无法获得回报,使得投资方转而投向其他市场,机床行业整体融资更加艰难。”
路漫漫其修远兮,打破海外垄断,国产数控机床要在全球化浪潮中乘风破浪,正如胡建东所言,“立志坐冷板凳几十年,和机器建立深厚的感情,只有熟悉了解它,才能收获机器带来的回报”